返回 第四十七章 闲言  晋末长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十七章 闲言[2/3页]

  憾。

  沈氏族人聚居地离邵慎庄园不远,都在洞庭湖畔的巴陵县,裴氏则在巴陵县南境,靠近罗县的地方。

  这三家若能在当地好生经营,扎根几代人,巴陵郡一定会大有改观,不用像个野人一样看鳄鱼牙了。

  「今年夏收后,可能会有一批人去江陵。」裴灵雁又道:「江夏、竟陵、南三郡虽在江北,却是你说过不度田的地方。他们大概是张罗买卖去的,兼营田产。」

  邵勋嗯了一声。求着人去开发云梦泽呢,当然不度田了。

  长期观察下来,这种有组织的庄园式开发效率是真的高,成本还低,他不会主动阻拦人们南下的,甚至鼓励这么做。

  北方空出来的田地越多,为将来留下的余地就越多。相对应的,南方的基础设施搞好了,将来北地人口大增,有人愿意南下的话,哪怕给人当庄客,都有一条活路,而不是自己辛苦开荒却开到一半就饿死了。

  再往深里想一想,若将来北地被胡人大举入侵,抵挡不住了,南方的实力也已经大为增长了,

  且没有原子化,让人野无所掠,无法以战养战,再加上水军优势,未必不能保持半壁江山,

  「去的人适应气候吗?」邵勋问道。

  「不是很适应,生病的人很多,便是没有病死,大概也折寿了。」裴灵雁说道:「这一代人肯定是这样了,下一代应会好许多。」

  说完,她看了眼邵勋,道:「在这件事上,其实很多人是怨恨你的。」

  邵勋哈哈一笑,他能不知道吗?

  能留在北地,谁愿意去南方?也就在北地搞不赢他,不得不南下罢了。而且南方土著和他们暂时尿不到一个壶里,无法联合起来对抗朝廷,故大体平静着。

  但邵勋也是血里火里趟过来的人,如何不知道平静湖面下隐藏的暗流?只不过他活着,没人敢造次罢了,他活的时间越长,消解掉的暗流就越多。

  当老一辈差不多死光了,在南方出生的新一代渐渐长大后,你问他们哪里是故乡,他们嘴上会告诉你河东、琅琊、泰山、颖川、清河等地是故乡,但实际上比较茫然。

  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习惯了吴越烟雨,操舟多过骑马,吃稻多过食粟·”

  他们从小的记忆就和父祖辈不一样,到时候你让他们再迁回北方,都不一定愿意。

  所谓怨恨,一两代人之间就会慢慢消磨掉。

  「有没有人去别的地方?」邵勋问道。

  「有啊。」裴灵雁说道:「瞎巴董武还记得么?他去年过世了,儿孙辈中有十余人带着部曲去了敦煌。」

  「竞然是他。」邵勋感慨道:「昔年很勇武的一个人,和薛家一样能打,是硬骨头。」

  「他们在河东、平阳被排挤,不硬早被分食了。」裴灵雁说道:「蜀薛的名号,到今天还有人喊呢。」

  邵勋点了点头。

  人强不强,其实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薛家被迫从蜀地迁出来的时候,固然算不得弱鸡,但他们家控制的那三个部落也算不得多强,

  可谁能想到这却是个纵横南北朝数百

第四十七章 闲言[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