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黄埔小课堂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6章 黄埔小课堂[1/3页]

  在得知德意日即将结盟的事情,重庆高层还在进一步商讨接下来的计划。

  但除了王世杰与委员长、沈复兴外,大多数人都不持乐观态度。

  这个消息其实瞒不了多久,世界间谍网络早已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各国的首脑。

  可知道消息是一回事,如何看待又是一回事。

  就比如在9月初召开的军政会议上,沈复兴作为欧美事务司专员参加会议,就有人提出来,日寇如果继续西进,国府能不能守住的问题。

  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从与会人员的名单上就可以看出来。

  沈复兴作为【特约嘉宾】只能坐在长桌的第二排。

  军政部长,军委会总参谋长何应钦

  副总参谋长白崇禧

  政治部长陈诚

  军令部徐永昌

  行政院孔祥熙

  戴季陶、孙科、居正,王宠惠、王世杰、商震、张治中等几十人都在列。

  提问的人正是孙科,委员长在说明当下的时局后,原本想要定个基调,让大家提一些假设性的意见。

  毕竟当下的情况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就如同他在开场的时候说的:

  “如今,后方物资的紧缺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勤的已经无力支持用卡车运输物资到前线,川中再次调拨10万民夫参与后勤,勉力维持第五、第九战区的防守作战,第一战区、第三战区所需物资依赖战区自筹。”

  “每三个月才有一批物资运输到墨三(顾祝同)处,其他战区,基本已经断供。”

  “千里转运,能抵达第三战区的物资十不存一。”

  “当然,豫北与山西地区,尚能自足。”

  “这里要表扬一下维安,数百万难民本来是向西安、重庆方向逃难,现基本都安置在豫北地区,为国府挽回了不少声誉,你们也都看到了,那一个个安置数万难民的营地,令人震惊。”

  “但抗战不是一人所为,此次开会,还要依赖大家群策群力。”

  随后孙科就提出疑问:“既如此,何不与柏林接洽,否则日寇一旦获得德意支持,全力西进又当如何?”

  一时间,在座不少人都开始沉默。

  是啊,获得德意支持的日寇,全力西进,国府能守住吗?

  李宗仁已是沙场宿将,两次挫败日寇会战计划,如今第五战区新败,宜昌失守,如果日寇一意孤行,重庆能不能守?

  所有人都看向委员长,孙科这抬杠算是当场不给面子了。

  可人家有【先总理基因】当免死金牌,自然百无禁忌,委员长面色一沉,刚欲斥责孙科,却看到坐在第二排的沈复兴嘴角冷笑,仿佛嘲讽一般。

  哦?

  委员长心头一动,面带微笑地看向孙科:“有同志问我,日寇全力西进该当如何?”

  白崇禧眉头一挑,顿时察觉不对,这不是委员长的风格啊。

  何应钦皱眉,看来回家要重新记笔记,老头子风格怎么变了?

  但只有孙科冷笑着等委员长发话,后者的灵桥牌普通话继续传来:“我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清楚?看来,我想有必要重开黄埔军校,让有些人进去好好补补课。”

  委员长一边起身,一边大脑中酝酿措辞:“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们重新上一课!”

  在场不少人面色古怪,看向孙科的眼神带着不少怨气。

  好好的来开会,不是来听委员长车轱辘的!

  “维安啊,这里你对日寇最为熟悉,我问你,日寇是海军强还是陆军强?”委员长一手负后,一手指向沈复兴。

  白崇禧翻了个白眼,这特么是点他呢!

  沈复兴略带尴尬起身回答:“自然是海军,每年消耗钢铁至少在250万吨以上,我国进口与自产总钢铁..约20万吨,不足日寇海军十分之一。”

  “海军总吨位约在150万吨,今年更是扩充了运输船超过180万吨,石油消耗巨大,是我国.算了,玉门油田刚开始扩产,预计产量也不会破万,不够人家一天消耗的”

  说到这里,委员长满意地点头,伸手制止沈复兴。

  因为越说越丢人,不少军政要员也

第16章 黄埔小课堂[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