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3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1/3页]

  “春节回家了吗?”

  李学武随手将自己的饭盒放在了边柜上,问了跟在身后的韩战。

  韩战笑了笑,说道:“我投了个巧,赶着年前回去了一趟,想着年后再看看。”

  “嗯,过年值班了是吧。”

  李学武走到沙发这边坐下,抬手点了点身边的单人位,示意他坐下说话。

  “家里没催着你相亲结婚啊,许宁都找对象了,你也得抓点紧啊。”

  “嘿嘿——”韩战笑着坐了下来,同端茶给他的张恩远点点头表示了感谢,这才回道:“许宁比我大两岁呢,着急点正常。”

  “合着你们还比上了是吧?”李学武好笑地说道:“是找不着啊还是不想找啊?”

  他将张恩远端过来摆在面前的茶杯端起小抿了一口,微笑着说道:“要是找不着,那我可以跟工会说说,好姑娘有的是啊。”

  “尤其是钢城的姑娘,我听说过日子都是一把好手,来钢城几年你就没心仪的?”

  “咱这不是一心为公,无心他顾嘛。”

  韩战玩笑着说道:“钢城的姑娘是好,可没有遇到适合我的,等遇到了再说。”

  “鬼扯——”李学武撇了他一眼,道:“看来你眼光有点高啊,想找啥样的?”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讲道:“这娶媳妇可不能光看模样和家庭,性格也很重要的。”

  “模样再好,也要衰老,家庭再好,十年八年是好,没有几十年的好。”

  李学武抬起手指点了点韩战道:“过日子是一辈子的事,这一点你得仔细想想。”

  “是,我一定好好想想。”

  韩战微笑着应了,态度是很认真的,他从来不会把李学武的话当耳旁风。

  “以前我是没指望,现在您来钢城了,找对象这件事我才不犯愁呢。”

  他目光真切地讲道:“有您惦记着我,给我把关,我就等着准备婚礼了。”

  “呵——”李学武瞅了他一眼,轻笑出声,并没有评价他的一语双关。

  “钢城的姑娘都留不住你的心,看来你的工作一定是很上心了。”

  他叠起右腿点了点头,道:“是有什么想要跟我说说的?”

  “是,想跟您汇报汇报我的工作。”韩战倒是没藏着掖着,坦然地讲道:“毕竟来钢城三年了嘛。”

  “好,我正想听听你在钢城的收获呢。”李学武昂了昂头,示意他可以讲了。

  韩战表情认真了起来,从三年前接岗许宁开始,讲起了钢城冶金厂的保卫工作。

  李学武听的也很是认真,心里将韩战所汇报的工作情况与自己所了解到的相印证。

  一个说,一个听,张恩远悄悄地给两人的茶杯里续了热水,便去整理资料了。

  韩战来钢城工作与他并没有什么交情,对方是保卫处处长,他是办公室秘书。

  不能说风马牛不相及,可业务上没有什么来往,就是彼此认识罢了。

  要说点头之交都算不上,虽然同在一个机关里工作,可真正说话的次数几乎没有。

  他能有什么事同对方说话啊,又能有什么资格去跟董主任面前的红人讲话啊。

  就是现在这点交情,还是他担任了李学武的秘书以后,主动接触的对方。

  要说起韩战,张恩远觉得这人很实在,也很鬼道,一般人拿捏不住他。

  董文学主任在钢城工作期间,工作风格是有些偏软的,就像秘书长认知到的那样。

  但董主任的威严和手段并不软,正是有许宁和韩战这样的保卫处长鼎力支持,才让冶金厂的治安工作得以保障。

  这几年的形势如何大家都不说,可心里都明白着呢,冶金厂能有今天的稳定发展还真要感谢集团保卫处的支持,也要感谢厂保卫处的勇于担当。

  别看韩战在李学武面前笑呵呵的没什么严肃样,可在下面却是个狠人。

  许宁来钢城时在杨宗芳手底下工作,那时候彼此关系和睦,工作入手的非常快。

  等到韩战来钢城,主管保卫工作的杨宗芳正同董文学主任有工作上的分歧。

  要是一般人还真不一定能接得住这种情况,可韩战硬是靠手段撑过来了。

  论能打,钢城保卫处没有对手;论管理,他从集团保卫处带来了先进的制度和预算支持;论能力,他搞队伍建设和治安管理有太多手段和方法了,都说他又烧又狠。

  现在来看,韩战能接住许宁的班,在钢城站稳脚跟,又能从总厂获得支持,这强硬的工作关系已经确定了,那就是坐在沙发上听着韩战汇报的秘书长李学武了。

  ***

  李学武的办公室有多大?

  三面柜子一面画,里屋没有外屋大。

  从京城来到钢城,李学武用的是董文学留下的办公室,是带有休息室的。

  不要觉得办公室带休息室就很牛哔,再好的休息室还能有招待所好啊?再好的休息室还能比家里舒服啊?

  这间休息室是为了值班做准备的,是工厂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

  你要问其他分管领导就不值班了吗?

  并不是,他们也值班,但基本上没有彻夜值班的情况,更没有宵衣旰食的必要。

  往往在重要时期,工厂主要负责人是要连续在岗的,全厂都要听他的指挥。

  同样的,几乎只有主要负责人才会加班的很晚,分管领导少有加班的情况。

  这不是工厂厂长和副厂长之间的区别,也是处室、科室负责人之间的区别。

  你看处室、科室负责人办公桌后面都会有一张简易单人床,那个就是值班用的。

  所以说啊,有的时候副职羡慕正职,有的时候也不羡慕了,分看得开看不开。

  李学武年轻有干劲,对工作要求高,所以他来到钢城以后办公室是改动过的。

  倒不是嫌弃董文学的办公家具老旧,而是觉得屋里的家具不够用。

  你说李学武就一个人办公,哪用得着那么多家具,不是浪费了嘛。

  其实不然,李学武的工作很多,与工作相关的资料和材料也很多。

  他的办公桌要兼顾工作、学习、沟通等作用,是不能摆放太多文件和资料的。

  而李学武主管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材料就更多了。

  他要看图纸、听汇报、查资料,一张办公桌不够用,那就摆一张会议桌。

  没错,李学武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大会议桌,上面摆满了各种他随时需要看的文件。

  有的时候李学武也会坐在会议桌旁审阅和批阅文件,张恩远就在一旁做辅助工作。

  而集团在辽东的几个工程建设项目图纸就摆在一处,工程建筑总公司和集团工程处以及分厂领导来这边开会,就在他办公室。

  屋里四面墙有三面是文件柜,一面是画,画的不是山水,而是各企业数据图。

  这也是张恩远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他以前忙的四脚朝天,就是因为数据难整理。

  但在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新调整以后,这项工作就轻松了很多。

  徒弟马宝森已经学会了数据日报上墙的本领,每天早晨一到单位就做这件事。

  所以李学武早晨来单位首先要做的便是对接昨天的工作,看昨天的日报表。

  说起来,在张恩远认为,秘书长是有些较真的,董主任都只看周报,他却要求日报。

  不仅仅他自己要看日报,还要求班子其他成员以及各单位负责人也要养成这个习惯。

  日报要看,周报要看,月报还要看。

  从周报细化到日报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工作进度和责任分工更明确了。

  这一周的工作不用含糊,更不用堆积,当日的计划没有完成就要示警。

  要是连续三天没有完成进度,就要提交情况说明,真一周没赶上进度,那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就要被约谈,跟主管领导汇报了。

  李学武来钢城一个多月了,机关里都在品新领导的工作习惯和风格,这一个多月他们品出来了吗?又品出什么来了?

  你还别说,张恩远耳听八方,还真听到一些有趣的说法。

  有人说秘书长重剑无锋,大巧若工。

  这话怎么说?

  是说秘书长来辽东,来钢城工作没有针对谁,更没有一上来就揪住谁不放。

  这一点倒是说的很对,李学武确实没有搞什么大动作,颇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但从这段时间冶金厂以及机关的变化来看,你能说秘书长没有做事吗?

  玩笑,变化实在太多了!

  从集团向下推进的机关管理制度变革以及人事变革在冶金厂层面卡了一年多,现在终于出现了松动的情况。

  不,不能说是松动,而是有一泻千里的预感和征兆,大家都在伺机而动呢。

  机关里以前的工作作风就不说了,从秘书长来到钢城以后,众人心态是改变了的。

  也没见秘书长强调纪监的监管作用,大家怎么就少了闲话,多了作为呢?

  只一点,没人想当儆猴鸡——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大家心思收一收,把精力多放工作上一点,整体工作环境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而就在秘书长来辽东以后,大家想要看看风向,好积极表现。

  这种心理作用更是促进了整体的工作氛围改变,也给了秘书长在调研和走访过后着手立即执行企业组织架构变革、人事变革等政策的推进工作。

  今天上午的会议开完,整个机关都沸腾了,大家终于等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反过来再看李学武,他其实并没有与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职员接触。

  他去车间调研会同工人谈话,会同车间主任够用,但还没转过机关呢。

  李学武对机关工作人员表现的并不是很亲近,甚至有几分疏离。

  可越是这种疏离,越让机关里的这些人敬畏他,尊重他。

  李学武只抛出了厂处科三级变革方案,就撬动了此前一众副厂长所维持的现状。

  没人再顾忌以往的关系和秩序,纷纷看向了新成立的科室以及处室的管理位置。

  谁不想进步啊,可进步的阶梯掌握在了秘书长的手里,所以秘书长就是他们努力工作,努力跟

第23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